一、锈迹斑斑的“新钥匙” 015 旅客刻意刁难-《铁轮之上》


    第(2/3)页

    但兄弟,时代不同了,你也别总想着以前,詹天佑那时候,老百姓还不允许坐火车呢,只有慈禧和朝廷命官能坐。

    你想想,道个歉不丢人,谁认识谁呀?你这一辈子很可能看不着他了。再说,挨个投诉少二百多呢,下车买肉吃不香吗?”

    李车长说得有道理,祁嘉也不是傻子。

    关键,就是不想和旅客认输。

    最主要的,他的思想还停留在小时候没有转过来。

    就像李车长说的,国家在改变,社会在改变,文明制度都在进步,要学着与时俱进,守旧的人,到哪里都混不开的。

    李车长起身,拍了拍祁嘉的肩膀,笑道:“你看过《奔腾年代》吗?”

    祁嘉点了点头。

    那是一本非常优秀的作品。

    它以我国机车发展历程为主线,从“跟跑”到“并跑”最后完成“领跑”的伟大壮举,彰显了电力机车工作者们自强不息的历程。

    此时,列车已经挂上了电力机车。

    因为冰城去拉比这段电气化铁路还在建设,到达冰城之后,要在列车后部挂上内燃机,将列车牵引到拉比。

    祁嘉明白,冰城到拉比开通电力机车是早晚的事情,应该说是必然的事情。

    开通国家首个高寒高铁也并非难事,就像西宁到拉萨那条“天路”一样,尽管全世界都说不可能。

    在《奔腾年代》中,最初向世界银行贷款时,我国的总工程师回答凭什么中国能干成时说:

    高铁电力机车始源于日本,发展于欧洲,未来世界之大变在中国。

    因为“交通强国,铁路先行”是国家的战略,是大国复兴的标志,是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是集成创新的必然。

    多年后,中国也验证了这句话。

    美国那么强,欧洲全部都是发达国家,为何在铁路建设没有赢得中国?

    有人会说,外国家家都有钱,家家都有车。

    还是那句话,这个人肯定没出过国,被网络渗透,被那些五毛钱的水军带偏了思想,盲目兴起跟风。

    不是有机会出国,去看看纽约街头,每隔两条街,有多少个流浪汉在街上躺着,自然不会跟风了。

    中国国家铁路领跑全世界,归功于一代一代铁路人的辛勤付出,最主要的还是社会主义制度。

    建设铁路,本就是个赔本的买卖。

    从九零年开始,铁路票价几乎就没变过。

    有人会说,票价怎么就没有变?

    那是这个人不懂,铁路车票分为客票、加快票、空调票、卧票,四个部分合在一起叫车票。

    那些人记得以前便宜,那只是客票,加快空调卧铺全没有,八十公里能开两个小时。

    再者,发达国家的政府发布的任何政策,都好比一场生意。

    他们有建设铁路的心,但不会像中国一样,用低廉的票价,让所有人都能游历大江南北。

    发达国家的政府,只会考虑这个投资能不能回来钱,若是赔本不会建设。这也是美国那样发达,铁路被中国反超的原因。

    “李车长,我去和他道歉!”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