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7.威廉·康拉德·伦琴-《重生物理大时代》


    第(3/3)页

    面对这个和索墨菲尔德教授同辈的大学者,卢格安感受不到任何压力,好像和一个普通老头对话一般。

    “卢格安·海因里希,我听说过你。”

    伦琴回到自己的位置坐下,笑眯眯地看着卢格安:“索墨菲尔德的得意门生,我的耳朵都快被那个老家伙磨出茧子了。”

    卢格安不敢自傲,赶忙自谦道:“如果您仔细打听,会发现有一个叫做的泡利人,和那家伙相比,我恐怕要去柏林擦皮鞋了。”

    听着卢格安的“笑话”,伦琴莞尔,无奈地摇摇头。

    “果然和传闻中一样。”

    “哦?什么传闻?”

    “海因里希先生的冷笑话,和他的聪明才智一样出众。”

    “……”

    卢格安嘴角抽搐几下。

    我的笑话真的那么糟糕吗?

    两人寒暄几句后,同为物理学者,话题自然而然地转向学术。

    “你最近在研究什么?”

    “我现在和泡利一起,为德意志物理百科全书编撰相对论词条。”

    “哦~~~又是理论物理……”伦琴似是有些失望地摇摇头:“也对,毕竟是索墨菲尔德的学生。”

    做为X射线的发现者,伦琴是一个十成十的实验物理学者。

    而理论物理学者和实验物理学者之间的故事,那可就不是一言一语能说清楚的了。

    简单举个例子。

    原子核物理学之父,法拉第之后最伟大的实验物理学家——卢瑟福曾有一句名言:

    “如果搞理论研究的让你向西,你却向东,你肯定是正确的方向。”

    搞实验的多多少少都有些看不起搞理论的。

    当然,像爱因斯坦这种著名理论物理学家除外……

    虽然卢格安有些尴尬,但还好伦琴很快就转变了话题,开始和他讨论起原子核稳定性的问题。

    这个问题老少通吃,无论是搞理论的还是搞实验的,都能说上几句话。

    两人友善地交流了一下午,当然其间大多数时间都是伦琴在说,卢格安在听。

    不是卢格安不想说,只是他的某些观点,对于现在的学术界来说实在太过超前。

    在没有相关实验数据出来之前,抛出这些观点,无异于是在写科幻小说。

    傍晚,卢格安提出离开,伦琴将他送到大学门口。

    这一老一少经过一下午的讨论,变得惺惺相惜。

    伦琴发现这个年轻人总能提出一些启迪思路的观点,仿佛知道未来的路该怎么走一般。

    而卢格安也从伦琴那里学到了很多知识。

    离别前,伦琴对卢格安眨眨眼睛,满含深意地说道:“海因里希,或许不久后,我们还会再见面的。”

    “哦?何处此言?”

    “走吧,太阳已经落山了,再晚一点就会被那些士兵抓走了。”

    虽然伦琴最后的暗示,有些吊卢格安的胃口。

    但既然他不说,卢格安也没有深究,独自踏上回家的道路。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