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尽管如此,跟那些副院长比较,我还是觉得自己资历不够,梅院长,你还是另选他人吧。” “你的情况我还不清楚吗?论资历,不比他们差,论水平,他们几个望尘莫及。好啦,这件事就这样定了,你回去对指挥部的人事作出新的安排,尽快报到院里备案审批。一旦跟521工程指挥部新班子交接完成后,我们发个红头文件,你就到院里正式就任常务副院长。” 面对院领导的要求,老陈只得服从安排,依依不舍地离开他工作奋斗了大半生的521工程指挥部。但是,在离开之前,他还有一项任务需要完成,那就是为521工程组建新的领导班子。 这件事看起来简单,其实需要非常认真地权衡。 在三位候选人中,论资历,周玉明和许巍无疑更胜一筹,但许巍长于生产管理,这些年几乎没跟科研开发沾边,他不如周玉明全面,显然不是合适人选。 再把周玉明跟郭新民进行比较,周玉明有资历上的优势,只不过他年龄比郭新民大了将近十岁,郭新民不仅更年轻,而且科研理论水平更扎实深厚。如果论资排辈,521工程总指挥应该由周玉明接任,但综合衡量,老陈觉得郭新民更合适。 道理虽然很清楚,但老陈觉得这件事应该取得周玉明的理解,否则,将会在未来的领导班子里埋下不团结的因素。 陈耀华来到周玉明办公室,向他谈了自己的想法,“玉明,随着形势的发展,521工程指挥部需要有一个更加正式的名称,领导班子也要发生一些变化。” “是啊,521工程本身就是一个科研生产实体,这个代号用了这么多年,现在是该有个正式名称了,你想给起个什么名称呢?领导班子要如何变化?” “下一步我的工作岗位可能要发生变动,”老陈把院里的决定大致说了一下,“521工程更名还需征求院里的意见,更名成为公司后的领导班子,打算设置总经理和总支书记两位主要领导。” “这个办法好啊!” “玉明,我想跟你说的是,为了公司事业的长远发展,我建议郭新民出任总经理,由你出任总支书记,你有什么意见吗?” “陈总,我明白你找我谈话的目的,但多年来你给我们树立了良好的榜样,我绝对服从组织安排,一定配合郭新民把咱们开创的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