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 整编授衔(下)-《大唐颂》


    第(2/3)页

    后勤部的所有计划全部公布之后,也让岑天时认识到李玄清的军部调整已经基本完成,减少非战斗人员的数量换取野战部队的数量提升,这对于建立一支高效快速的后勤部队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所以对于此项计划当即表示全力支持,对于后勤部退役人员民政部也会酌情安排,保证军队退役人员的生活保障。

    接下来李玄清着重强调了两点,其一就是军队不得干涉地方政务的原则,对于现在存在的每年地方政务需要军队配合的也让总参下达指令作为一种常态工作,地方如果需要驻军配合需要提前向各民政部申请,由民政部和总参协商之后由李玄清签发命令执行,紧急情况下驻军可以参与特殊事务,但是绝对禁止军队把持地方政务,并且为特殊情况规定了期限,到了期限之后必须无条件执行命令。

    其次就是全军各级将领必须分批次进入讲武堂也就是马上更名为军事学院学习,学习计划和期限由总参制定并公布,而那些立功之后提拔的新进人员更是强制性必须经过学习合格之后才能到岗上任。将这一条作为军队工作的常态进行下去。这样现有的将领能够通过学习提高自身的能力,新进的人员也能通过军事学院的考核。而且张天虎在此也代表军事学院宣布每年会按照计划从各部队招收特定名额的基层士兵或者士官进入军事学院深造,剩余部分直接招收社会上的青年子弟,为军队提供新鲜的血液,促进军队的发展。

    至此天策军所有的制度体系全部确立,以后的工作就是在此框架内进行修修补补的工作了。对于这个时代对于武将封爵的做法,李玄清果断舍弃了,封爵容易造成这些有功将领的后代失去上进心,而且在社会日益发展,教育条件日益普及的年代,这些人的后代本来就比普通人能够得到更多的学习晋升机会,如果再封爵那么就失去了公平性。而且封爵本身也是阻碍社会发展的一个弊病,在工商业日益发展壮大的情况下,社会资源的分配正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剧变,墨守成规只能穿新鞋走历史的老路,李玄清宁愿自己摸索淌出一条新路出来。

    “主公这是重新创立了一整套军政制度啊。”岑天时不禁感慨道。

    “军政制度已经基本上确立起来了,后期的主要重点就是保证军队内部晋升的合理性和公平性,其次就是我们天策军的战法以及人才培养必须保持与时俱进的原则,确保我们这支军队不被历史潮流所淘汰,永远成为守护帝国的中流砥柱。”李玄清一脸的郑重。

    “请主公放心,军事学院不仅会统计古今战例进行分析传授兵法武艺给学员,还会专门组织人员研究新式战法,确保我们培养出来的将领保持着最高的技能领先。”李玄清的话说完坐在马老三身后的韩逊站起身来拱手道。

    韩逊的话听在在场的将领耳中却别有一番意味,尤其是灵武军旧日的薛万里、万毅徐英等人,均是暗自点头,算是放下了最后一份心思。

    李玄清摆手示意韩逊不必多礼,道:“这里再颁布一条硬性规定,所有中高级将领都必须兼职军事学院客座讲习,尤其是那些经历过经典战役的指挥将领,必须第一时间写下战场纪录,然后按照总参和军事学院的安排给新生代学院讲学,让我们这些从血与火的战场总结出来的经验和教训第一时间传给下一辈,也给军事学院积累素材。将来军事学院不仅有陆军,还要有海军,有些事情师兄可以提前行动起来,必要的人手或者帮助可以直接去找总参。”

    “请主公放心,韩逊明白,必然竭尽全力。”韩逊拱手退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