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上辈子欠你的-《地狱边境》
            
            
            
                
    第(1/3)页
    每一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超级英雄。
    在国外,这种英雄很多。
    如蜘蛛侠、蝙蝠侠、钢铁侠等等,数不胜数。
    在你危难的时刻,你总是希望他们能够从天而降,拯救你于水深火热之中。
    而在中国。
    很多人心里的超级英雄,应该是童年的孙悟空。
    不论是书里的,电视里的。
    人人都有属于自己的那个猴子。
    桀骜不驯的。
    反抗命运的。
    调皮捣蛋的。
    暗黑嗜血的。
    正如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
    每个人,都对孙悟空有不同的看法。
    但不管怎么样。
    它,代表着我们童年的梦想,也代表着中国人的一种文化精神符号。
    佛教有一个词汇,叫心猿意马。
    心猿,就是孙悟空。
    一个孙悟空,钻进了你的身体里闹腾。
    在这个降服它的过程,就是修行。
    佛教修行,讲究一个静字。
    很多和尚的房间里,都能看到墙上挂着一个大大的静。
    打坐修行的时候,就坐在那个静字下。
    其实并不是说,周围的环境安静下来,你就真的静下来。
    因为环境静,人不静,那么修行就没有任何意义。
    六根清净,才是修行。
    六祖慧能曾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非风动,也非幡动,仁者心动。
    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不过。
    在我们国家,除了修行的和尚,同样也有修行的道士。
    大道殊途同归。
    佛家讲究六根清净,不惹凡尘。
    道家也同样有清静无为,淡泊致远。
    归根到底。
    其实大家都是在对大道的领悟。
    修行到什么地步,就看你对人生态度,处事哲学,领悟到了什么哪个境界。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普通人就算一辈子,都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
    当这些修行者,修行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他们懂得的人生道理,哲学思想,也会比普通人看得透彻得多。
    所谓我佛慈悲,菩萨心肠,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所以年轻的道士,自幼在山上修行,对于人间的一切,都包容着一股赤子之心。内心中,蕴含着一股真,善,美。
    于是他下山体悟红尘,成了一名地狱鬼差,也就将这种降妖除魔,悲天悯人的心思发扬到了极致。
    他深刻的明白,能力越大,责任也越大。
    当黎民百姓水深火热的时候,你明明有这个本事出头,又何必眼睁睁地看着百姓受苦呢?
    于是。
    他站在了陈秋面前,以一种英勇的献身精神,先是杀死一群“恶鬼”,又面对一群狂妄的“恶徒”。昂起了他的脑袋,骄傲地看着他们。
    “你们这群人,个个印堂发黑,凶光直冒,为非作歹。以后,必然要下地狱,受五方鬼帝严惩,永不超生。”
    年轻道士义正言辞地说道:“我劝你们止恶修善,念道抄经,不然早晚死于非命。”
    地狱这个词汇。
    其实并非外来语,也不是佛教的专用,而是一个很本土的词。
    早在西汉以前,当时本土宗教叫巫。
    在春秋战国,上到周天子,下到各个诸侯国。不论是打仗、祭祀、农耕,都要请巫来占卜,祈求打仗胜利、国家强大、风调雨顺。
    周文王演八卦,做周易,其实就是一种巫术。只不过被文王加以改良,从用火烧龟壳,变成了丢铜钱来占卜。
    从那个时期,巫就已经有了早期地狱的概念,提倡坏人作恶,将会下地狱受到惩罚。
    后来佛道昌盛,就将这个词汇吸纳了过来,变成了自己的文化。
    因此。
    道家也信地狱,也信阴曹。
    所以年轻的道士,被选拔为鬼差,没有任何不适。反倒认为,这是上天垂青于自己,给自己的考验,让他在人间拨乱反正,肃清宵小。
    但。
    这其实是一种很自以为是的想法。
    总认为这世上的所有人都是苦难的,都在等待着他去拯救。就好像那些打着解放奴隶的口号的人,抄了庄园主的家,抢了他们的财富,四处烧杀抢掠,然后留下一群无依无靠的黑奴自谋生路。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