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八章-《农门福妻》


    第(3/3)页

    她怎么忘记了这个法子啊,灾民是多,可那也都是劳动力啊。更何况,重建江南也好,重修江南地方张记的产业跟庄子也罢,哪个不需要劳力?

    壮年男子可以做些体力活儿粗活儿,女子也能入作坊或者庄子的田里做工。而老弱病残,不还有张记的慈善堂跟私塾可以落脚么?做不了重活儿,打扫卫生收拾屋子,或者是洗衣做饭,总是可以的吧。

    果然,等张记在江南一开始招人,工钱照旧,管吃住,许多灾民就好似寻到了救命稻草一般很是积极。而几乎就是两三日的时间,太子殿下身边的几位谋臣发现了这一举措,也纷纷劝说太子效仿,而后原本是唉声载道的江南,突然迸发出了一种新的生机。

    再加上太子这位带天而来的皇子做榜样,又有朱能等人暗中操纵舆论,如今江南的灾民纵然只填报了五六分肚子,可也都积极响应着重建家园的号召。

    能给自个盖房子收拾村子,还能得了朝廷的工钱,谁能不高兴呢?

    待到九月时候,江南已然安稳,各地官员纷纷上表赞叹太子仁厚。而原本所有人都害怕的灾民横行,亦或是匪患成灾,也并没有出现。

    本来就是,以前之所以到处都是逃难的灾民,甚至还有灾民为了活命生吃人肉,可那都是赈灾官员贪赃赈灾银子。百姓没有活路,可不就群起打劫,甚至只要能活着,什么都做的出来。

    而如今,太子殿下亲自来赈灾,赈灾银两按时发放。粮仓全部打开放粮,而太子一行查抄的过个帮派跟官员的家底,也俱都用在了灾民身上。

    大家大多都是穷苦百姓出身,只要有活路,哪个会丧心病狂的去落草为寇,哪个会为了自个吃一口饭而不顾旁人死活?

    眼看晟瑾就要到满一周了,林宝珠也接了书信,说再过半月他定会赶回来。知道那个汉子平安,林宝珠自然欢喜的不知该如何是好了。这不是就同秀娘嫂子商量着,俩人得了空去趟县城,也给晟瑾置办些抓周的物件。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