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寅时过半。 破晓驱散了浓浓夜色。 天空亦因此蒙蒙放亮。 匈奴营寨北向残破不堪的营寨栅栏前。 辛思玄亲率陷阵营前锋六曲将士以及先登营叶国禄部、尤耀青部两千将士。 驱赶着几近倍数于己的匈奴降兵们徐徐跨过残破不堪的营寨栅栏。 浩浩荡荡地行至仍飘荡着大量黑烟的匈奴营寨。 入营行至不久。 目之所及。 赫然可见数以千计的匈奴降兵们无不赤着膊满头大汗地频频穿梭于大量黑烟之中。 行灭火、抓羊、捉牛以及安抚受惊的战马等诸多战后善后事宜。 而在那数以千计的匈奴降兵们异常忙碌的身影四周。 则几乎每隔数百步之远便矗立着一伯列阵森严的燕军将士身影。 远远望去。 那一伯伯甲胄染血、列阵森严的燕军将士宛如一颗颗坚不可摧的钉子般。 纹丝不动地死死钉在那数以千计的匈奴降兵身周。 但凡那数以千计的匈奴降兵们胆敢有一丝一毫的轻举妄动。 届时。 等待他们的将会是漫天的箭雨以及一柄柄染血的雁翎刀、一杆杆闪烁着凛凛寒光的长枪。 原本尸横遍野极其无序的匈奴营寨。 亦因那一伯伯甲胄染血、列阵森严的燕军将士而变得井然有序起来。 就在辛思玄端坐于马背之上望着眼前的一切不由得连连点头之际。 前方不远处忽然并马奔来三骑。 「拜见校尉!」 玄甲营千户官牛元衡、张俊松以及先登营斥候甲乙两曲千户官董兴三人并马奔至辛字将旗近前。 随即无不翻身下马面朝辛思玄俯身抱拳行礼道。 「敌营中现有降兵几何?」 辛思玄翻身下马抱拳回之一礼。 随即看向先登营千户官董兴开口问道。 「回校尉。」 「敌营中现有降兵四千一百九十三人。」 「其中身负重伤者三百七十六人,轻伤者八百九十二人。」 「负伤降兵现皆已集中至敌营东南侧。」 「由末将麾下先登营斥候乙曲三百将士看押。」 董兴闻言沉吟数息,随即如数家珍地如实禀报道。 「战前王爷曾有令在先。」 「凡跪地乞降者负伤在身。」 「吾军将士在确保自身所需药材充足的前提下。」 「务必对匈奴降兵伸以援助之手,行全力救治之举。」 「稍后吾会自陷阵营前锋六曲中调拨三百医兵予汝。」 「汝率医兵全力救治负伤降兵时,务必好生观察。」 辛思玄微微点了点头,随即出言下令道。 至于其口中的观察究竟是观察何物。 自是明者自明也。 「遵令!」 董兴闻言再度俯身抱拳行之一礼。 随即心领神会地领命道。 话音落罢。 辛思玄转身望向身后不远处仍源源不断地涌入匈奴营寨的降兵。 目光中不由得浮现一抹担忧之色。 若是算上匈奴营寨内原本便有的四千一百九十三名降兵。 用不了多久整座匈奴营寨内的降兵数量便会多达一万两千余人。 而匈奴营寨内的燕军陷阵、先登、玄甲三营将士虽同样有着近八千之巨。 但这近 八千燕军将士中却至少需分兵半数于匈奴营寨外构筑基本防线。 以此来提防浑邪王、新日王自朵颜左卫、朵颜右卫手中逃脱后重整兵马再度杀回。 此事概率虽极其低微。 但为将者却不得不防。 细细算来。 辛思玄手中真正能够用于看押降兵的兵马数量仅仅只有三千余人。 而匈奴营寨内的降兵数量却足足近四倍于看押兵马。 届时一旦匈奴营寨内的降兵发生大规模动乱。 看押降兵的三千余兵马恐将会被瞬间拖入泥潭之中。 思及至此。 辛思玄目光中的担忧之色更甚。 面色亦因此而渐显凝重之色。 其甚至于从未想过有朝一日自身竟会因降兵数量太多而发愁。 「若是王爷于此,当会如何处置?」 辛思玄满脸凝重之色地望着身后不远处仍源源不断地涌入匈奴营寨的降兵。 心中不由得暗暗思付道。 就在辛思玄满脸凝重之色地苦思良计,但却迟迟未果之际。 其身后忽然传来道道马蹄之声。 闻得马蹄声的刹那间。 辛思玄条件反射般地快速转身后望。 目之所及。 赫然可见百余名甲胄极其鲜亮的燕军将士由南向北纵马狂奔而至。 而为首一人手中所持旗帜赫然正是许奕王旗。 见此一幕。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