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中军指挥高台下那本已彻底退散的欢呼声瞬间卷土重来。 且相较先前势头更为猛烈。 「杀敌!建功!立业!」 「扬我燕军无敌风采!」 「杀敌!建功!立业!」 「扬我燕军无敌风采!」 「杀敌!建功!立业!」 「扬我燕军无敌风采!」 燕军陷阵、先登、玄甲三大营将士以及燕军朵颜左卫、朵颜右卫将士。 无不满脸涨红地高举手中兵刃齐声大呼道。 与此同时。 行军战鼓声适时响起。 士气高涨的燕军三大营七千余将士以及朵颜左卫、朵颜右卫五千余将士。 于道道低沉但却又不失激昂的战鼓声中齐刷刷地踏上奔赴下一战场的路途。 不知过了多久。 当燕军陷阵、先登、玄甲三营八千将士以及朵颜左卫、朵颜右卫五千余将士身影彻底消失于滚滚烟尘中后。 始终目送大军离去的常三金部千余名将士以及两三千燕地民夫们这才收起目光。 随即驱赶着一辆辆空荡荡的马车紧随其后朝着相反的方向离营。 再度潜藏于野狐岭层层丘陵之内。 ...... ...... 午时许。 烈日高悬。 万物恹恹之际。 燕军万余将士不徐不疾地行至一宽约丈许的河流旁。 随后于那宽约丈许的河流旁列阵休整。 而此地距离燕军先前安营扎寨之地已然足足有着四十里之距。 在全员骑兵并拥有大量驮马以及舍弃了大半粮草、辎重的情况下。 如此行军速度已然是有所收敛。 若是燕军将士全速行军的话。 一日时间至少可行军百五十里有余。 就在燕军万余将士列阵于河流旁休整之际。 远处忽然奔来数十骑。 且为首一骑腰间所插旗帜赫然正是燕军先登营斥候乙曲曲将旗。 不多时。 那自远处奔来的数十骑便已然穿过燕军前军军阵。 径直地行至中军军阵前。 随后为首一骑在两名早已等候多时的问心百卫引路下行至大纛前。 「末将先登营斥候乙曲曲长陈立城拜见王爷。」 先登营斥候乙曲曲长陈立城止步于燕军大纛五步外。 随即面朝立身于大纛旁的许奕深深俯身抱拳行礼道。 「前方二十里可有异常?」 许奕微微点头示意陈立城免礼,随即开口问道。 「回王爷。」 「前方二十里范围内并无丝毫异常。」 陈立城闻言当即如实回答道。 「率部归位,休整两刻钟。」 「两刻钟后,随军再度启程。」 许奕微微点头,随即下令道。 「遵令!」 陈立城闻言当即再度俯身抱拳行之一礼,随即告退而去。 两刻钟后。 休整过后的燕军各部将士再度翻身上马,跨过那宽约丈许的河流。 随即再度踏上奔赴下一战场的路途。 此时虽烈日高悬、万物恹恹。 但有着祛暑药祛暑以及方才新补充的冰块降温的燕军万余将士中。 无一人出现恹暑之症。 随着大军不断向前。 星罗密布般散布于前方草原之上的燕军斥候们陆续归位。 一两个时辰后。 燕军万余名将士不徐不疾地行完最后三十余里路程。 极其顺利地抵达尸逐王大军先前安营扎寨之地。 并于尸逐王大军先前安营扎寨之地再度安营扎寨。 就在燕军各部将士紧锣密鼓地忙碌于安营扎寨、重挖壕沟、密布陷马坑等事宜之际。 同一片天空下。 与燕军方具雏形的临时营寨相距约百一十里处的一条宽约两丈长的河流旁。 浑邪王坚昆、新日王兀吐司所率近四万匈奴联军早早地便于河流旁落下营帐。 与此同时。 一处水流相对较缓之地。 浑邪王坚昆、新日王兀吐司二人相隔三五步之距而坐。 各自手持一杆丈许枪杆制成的鱼竿。 时不时地朝着身前河流中抛竿、收杆。 约半刻钟后。 全神贯注地凝视着水中浮漂的新日王兀吐司忽然面上一喜。 随即「腾」地一下自胡床上站起身来,猛地一扬手中枪杆。 「份量还真不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