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申时许。 烈日半西行。 燕军临时营寨内。 待将战利全部装车后。 肩负着转移重任的常三金再度率麾下千名燕军将士。 驱赶着匈奴战俘以及大量牛羊马匹等战利。 踏上了折返野狐岭后勤要地的路途。 待常三金部身影彻底消失于视线后。 身披全副黑漆顺水山纹甲,面覆青面獠牙面具的许奕不徐不疾地转身再度朝着中军大帐行去。 不多时。 许奕行至中军大帐内,再度落座于太师椅之上。 随即腰背后靠于椅背之上,双手平放于扶手之上,双腿则上翘于书案之上。 见此一幕。 问心首领默默后退,守于中军大帐门帘前。 中军大帐上首太师椅之上。 待身心无不处于最放松状态后。 许奕遂缓缓闭上双眼,于脑海中逐一地梳理起温宝财、庄永国二人所带来的一个又一个消息。 五月二十四日。 夏侯栋率大散关精骑万两千人、边军步卒三万人以及凉、并、幽、冀四州共计十万民夫。 携大量粮草、辎重行至鸣狐山八十里外,并安营扎寨。 五月二十五日。 匈奴左谷蠡王佐敦、右谷蠡王木良哈发兵全面攻打鸣狐山,鸣狐山全面告急。 此战近乎持续了一昼夜之久。 后,李光利部以减员六千余人的惨重代价成功固守鸣狐山。 五月二十六日。 为解鸣狐山李光利部之危。 夏侯栋亲率大散关精骑万人、边军步卒万五千人离营驰援。 最终于鸣狐山四十里外的茂名河谷遭遇匈奴骑兵伏击。 后,夏侯栋部与匈奴伏兵僵持于茂名河谷。 五月二十七日寅时前后。 原本位于鸣狐山下的匈奴左谷蠡王佐敦、匈奴右谷蠡王木良哈突然率军出现在八十里外的夏侯栋部大营外。 并悍然朝着夏侯栋部大营发动袭击。 后,夏侯栋部近半粮草、辎重被匈奴左右谷蠡王掳走。 与此同时。 察觉到佐敦、木良哈撤兵的李光利率兵走出鸣狐山。 五月二十九日。 夏侯栋、李光利先后抵达周军大营。 与此同时。 匈奴左大将乌达提、匈奴右大将且莫先后率军抵达周军大营外。 五月三十日。 卯时前后。 李光利、夏侯栋遣斥候离营求援。 巳时前后。 匈奴四王将自周军大营东南西三个方向同时发动进攻。 周匈交战至酉时前后。 最终李光利、夏侯栋以减员七千余的惨重代价成功固守周军大营。 并对匈奴四王将造成至少两万余人的伤亡减员。 六月一日。 匈奴左谷蠡王佐敦遣使至周军大营议和。 燕军临时营寨中军大帐内。 待将近些时日所发生的诸多大事,全部以时间线的方式于脑海中梳理一遍后。 许奕缓缓睁开双眼,随即放下平放于书案之上的双腿,直起腰背再度端坐于太师椅之上。 「好一手围点打援、暗度陈仓。」 许奕端坐于太师椅之上,满脸凝重地望向西北方向。 自梳理出来的时间线上不难看出。 佐敦、木良哈二人自始至终的 目标从来都不是杀敌,而是粮草以及辎重。 其之所以对鸣狐山上的李光利部发动全面进攻。 无非是为了围点打援以及暗度陈仓偷袭夏侯栋部大营,从而自夏侯栋部获取大量的粮草以及辎重。 五月二十七日的那场袭营之战中。 佐敦、木良哈二人虽掳走了夏侯栋部近半的粮草辎重以及民夫。 但人的贪欲总是无止境的。 佐敦、木良哈二人围困李光利部长达半年之久。 又岂会因区区近半的粮草辎重而满足? 五月三十日的那场匈奴四王将围攻周军大营一事,无疑极好地佐证了这一点。 然而。 令佐敦、木良哈等匈奴王将万万没想到是。 即使其足足付出了伤亡两万余人的惨重代价。 仍未能将夏侯栋部、李光利部所在的周军大营拿下。 至于佐敦战后主动遣使议和一事。 明面上看是因匈奴四王将于此番攻营战中折损了太多的兵马。 从而产生了议和之心。 但在许奕看来。 此事绝不会如明面上这般简单。 回顾这场持续了近一年之久的两国之战。 佐敦亦曾被李光利部与俞亚夫部的前后夹击给打的接连损兵折将。 到最后更是直接落荒而逃。 可即使如此,佐敦亦未曾遣使一人去与周军议和。 须知。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