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前中后三军所携共计一千三百架床子弩散件迅速归于中军。 经军中匠兵之手,快速由散归整。 随后五百架调往后军、五百架调往前军,中军仅留三百架。 与此同时。 与此同时,前中后军共计一万八千将士再度变幻阵型。 由行军阵列变阵为作战阵列。 午时初刻。 变阵终毕。 就在夏侯栋即将下令大军再度启程之际。 忽有百余斥候背插红色令旗自后军狂奔而至。 「报!」 「报!」 「报!」 百余斥候临近中军大纛无不翻身下马。 为首斥候伯长验明身份后,随即狂奔至夏侯栋三步外。 「启禀将军!」 「程将军文书!」 斥候伯长抱拳行之一礼,随即快速自怀中取出一封文书。 「呈上来。」 夏侯栋闻言不徐不疾地开口吩咐道。 那斥候口中的程将军不是旁人。 赫然正是其左膀右臂之一的大散关副将程国顺。 现坐镇于其军寨之中。 「遵令!」 斥候伯长闻言再度抱拳行之一礼,随即持书快步上前。 夏侯栋自斥候伯长手中接过文书,随即拆开细阅。 然而方阅数息。 夏侯栋眉头便不自觉地微皱一瞬。 数十息后。 夏侯栋收起手中文书,随即再度看向身前那斥候伯长。 「转告程将军!」 「继续行催促之举!」 夏侯栋沉吟数息,随即沉声吩咐道。 「遵令!」 斥候伯长闻言当即抱拳领命,随即告退而去。 待斥候伯长身影彻底消失不见后。 夏侯栋侧首深深地看了一眼燕地所在方位。 眉头隐隐间有着再度皱起的迹象。 早在得知燕王奕誓师点兵的消息后。 其便接连命人行催促之举。 以其早日合兵一处,共援鸣狐山。 然而无论燕王奕也好,亦或者其手下那名为辛思玄的领兵校尉也罢。 每每皆以各种理由借口对其催促之举搪塞置之。 方才大散关副将程国顺命人所送文书。 赫然正是那燕王奕麾下领兵校尉辛思玄所书。 其内不出夏侯栋所料。 又是突遇匈奴部落横加阻拦,双方大战一场延误了行程之类的借口。 数十息后。 中军大纛下的夏侯栋眉头终究还是皱起。 「三百余里?」 「等尔率军赶至鸣狐山,黄花菜早已冰凉!」 「待此战过后,且看老夫如何参你那领兵校尉!」 夏侯栋微皱着眉头冷哼一声,随即侧首看向前方茂名河谷。 原本微皱的眉头,亦与此刻彻底紧锁。 「击鼓!行军!」 数十息后,夏侯栋略作定神随即大手一挥沉声下令道。 「将军有令!击鼓行军!」 「将军有令!击鼓行军!」 「将军有令!击鼓行军!」 其令经传令兵之口快速传递各军。 与此同时,隆隆战鼓声极有节奏地渐渐响起。 「咚!」 「咚!咚!」 「咚!咚!咚!」 午时二刻。 夏侯栋部两万五千将士再度列阵前行。 午时三刻。 夏侯栋遣往前军三里外侦查敌情的周军斥候忽遇匈奴伏杀。 短短一刻钟的时间里。 所遣五百斥候伤亡过半! 午时四刻。 周军五百斥候再付出近七成的伤亡后。 最终还是逃回了中军处。 夏侯栋得知消息后当即命大军原地列阵准备迎敌。 此时。 夏侯栋部距离茂名山谷仅剩六里之余。 午时七刻。 夏侯栋部两万五千士卒列阵戒备已然三刻钟之久。 然而这三刻钟的时间里却始终未见一匈奴身形。 「匈奴欲将我等拖死在茂名河谷之外。」 中军大纛下。 夏侯栋端坐于马背之上,满脸凝重地眺望着不远处的茂名河谷,口中低声喃喃道。 匈奴杀斥候,但却不出茂名河谷。 于夏侯栋而言,这无疑是匈奴人的缓兵之计。 若是寻常时候。 在未曾探明匈奴具体兵马数量之前。 夏侯栋哪怕明知此乃匈奴缓兵之计,亦不会轻举妄动。 但奈何此一时彼一时。 以昨夜所收消息来看。 他能等,但李光利却等不了。 「原地休整一刻钟!」 「一刻钟后再度击鼓进军!」 夏侯栋犹豫再三,最终还是沉声下令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