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此刻,周夫人开口了:“平安,餐厅总有名字啊,我看看那个执照上写的是‘交汇口饭店’,这样实在太普通了吧。” 柔姐也赞同道:“这个名字太传统老旧,一听就缺乏吸引力,谁会给孩子取这样的店名呢?” 陈平安苦笑着回忆:“关于名字的事,我那时忘了向主管提出更好的主意。 肯定是牛主任的直白想法,既然大家都在,不如借此机会,集体集思广益,弄个既大气又能吸引人的店名吧。” 柔姐马上接过话题:“我认为叫‘奋起餐厅’如何?寓意向上,挺好的。” 陈平安一脸轻蔑地说:“也只是略优于交道口饭店罢了。” 在后续的讨论中,周健刚提议了“宫廷仿膳宫” 的想法,却被陈平安驳回,因为已有一家在北海公园,没必要重复。 张云鹏提出了个主意:“不如叫做‘南辕北辙’如何?” 陈平安反问:“你难道看剧太多了吗?这名字听起来很拗口啊。” 对张云鹏的回答不置可否,陈平安转向赵一一鸣:“一鸣,你怎么看?” 赵一一鸣悠悠地点燃一支烟,笑道:“我觉得问题无需太复杂。 实际上,餐馆名字直接取名为周府家常菜即可,简洁直白,很好地体现了我们的特色,响亮又有含义。” 周健刚立刻提出反对:“这样不行,如果这是我自己的店,那周府家常菜挺好,但现在我们是合作,这个店名可能显得过于局限。” 但是陈平安坚持:“我认为一鸣说得对。 一个好的店名要彰显我们的特性,易懂又令人难以忘怀。 周府家常菜这个名字既清楚表达我们的菜品定位是家常菜肴,也能唤起老一辈的认知和好感,一看名字就有亲切感,口碑效应自然带动生意兴隆。 就这样定了,我们就叫周府家常菜馆吧。 等我去请一位书法家帮忙设计一个招牌,准备开始制作门头吧。” 面对陈平安果决的决定,周健刚夫妇苦笑了,内心更加清楚这份情分已经欠陈平安一个人情。 随后想了想,周健刚问:“平安,我想要把孙嫂带来协助你,你意下如何?” 看见周健刚看着孙晓柔的表情,他立刻知道她心中所想,笑着说:“我还有一位手下叫毛小四,聪明能干,手脚麻利,完全胜任助手的工作。” 孙晓柔回答说:“可以的。 至于厨房的工作,你就全权负责。 关于员工招聘,只要你认为合适的,和一鸣沟通就行。” 感受到孙晓柔对自己的信任,周健刚充满热情地点头同意。 这时,唐甜甜询问:“孙晓柔和卫生嫂的事情你有打算吗?” 周健刚早已深思熟虑过。 卫生嫂虽是勤劳朴实,但由于学业受限,中学都没完成就早早嫁给了铁军,这是那个时代的常态,十六七岁的少女出嫁并不罕见。 由于文化素质的原因,卫生嫂不适合财务工作,但她适合从事体力劳动。 要让她做服务员就有些勉强,毕竟陈平安与铁军感情深厚。 原计划,他打算为周建刚找一个帮工,记得当初铁军曾提到过卫生嫂那招牌菜——红烧土鸡汤,这或许显示了她对烹饪的热爱。 谈起往事,周健刚对唐甜笑道:“我这缺一个徒弟呢。 不如让卫生嫂到我的厨房,然后再帮你找一个合适的人选,我们就一人教一个。” 讨论一番后,周健刚回复:“不太合适。 不是传授秘制方法的问题,而是厨房总是有些男性偏见,女人在里面总会有些担忧受委屈。 不如让你婶子来教导卫生嫂吧,婶子的烘焙技巧可是一把好手。” 周婶笑嘻嘻地赞同:“没问题,我也正需要一位得力助手呢。” 最终,两人达成共识。 随后,周健刚交代唐甜:“卫生嫂来的时候,告诉她卫生嫂愿意拜你的婶婶为师,好好学习烹饪技艺。” “好的。” 唐甜欣然答应,调皮地给孙晓柔一个媚眼示意。 在一旁的赵伟东与孙晓柔对视一笑,低声嘀咕道:“秀恩爱,是要遭报应的。” 接着两人的眼神交融,仿佛在共享一个会心的秘密微笑。 安排妥帖,一行人离开了51号别墅。 接下來的日子中,众人各自忙于手上的事务。 次日,新雇佣的服务员已经到位,他们跟孙晓柔和她的人一起开始研习各类服务礼节。 闲暇之际,陈平安造访51号别墅,他发现孙晓柔所描述的情形确凿无误:那六个女孩都是举止优雅的大佳人,身高的六点七八米,站立姿态端庄,在她们周围弥漫着青涩的活力。 若是搭配古装,经过精心打扮,更是璀璨夺目。 自从这群女子入住后,大姐像是打了一针强心剂,严格管理着51号的工作,每天黎明破晓时分唤醒员工,接着组织她们晨起锻炼。 在漱洗过后,即刻投入到仪态训练之中。 每小时歇息十分钟,期间还要教导她们使用得体的谈话技巧,大姐乐在其中的样子十分引人注目。 这样的管理方式对女孩们来说略显苦逼,不过陈平安并没有太多表示。 但他没想到的是,尽管表面上这位大姐热闹非凡,似乎并非谣传的女同志,更像是一个内心强大、钟情异性的女性。 至于她隐藏的目的不明,但显然对男性有种特别的吸引力。 这段时间,赵伟东每日前来探望,并悉心伺候茶水,令孙晓柔老大颇感圆圆慰,他们间的沟通也在逐渐增加,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变得微妙挑逗起来。 面对这种情况,陈平安既是惊愕,也为赵伟东担忧。 伙计,你自己没察觉吗?这简直是找虐啊,一旦落入她的手中,下半生恐不得安宁了。 回顾赵伟东前世的生活,几乎与他相似,他曾经结婚并且有一个女儿,由于情感问题两人分居,女儿也与他关系冷淡,疏于交流。 他的前妻是个很难对付的人,离婚后依然纠缠不舍,不断向赵伟东索取经济援助,以各种名义榨取他,就像一台“永不枯竭的充电宝” 。 更糟糕的是,赵伟东似乎还挺乐意如此,认为毕竟是亲生女儿。 这样的往事令陈平安感慨不已却无法直接干涉。 总之,赵伟东过去的生涯并不圆满,财富不少,却被前妻和女儿牵绊,离婚后仍是孤独。 现在命运的蝴蝶效应改变了他的命运轨道,陈平安虽不能确定这样的转机,但他相信若一直坚守,孙晓柔最终会被他的真心触动,迎来截然不同的生活新篇章。 说不定这也是彼此心照不宣吧,孙晓柔姐,加油坚持最初的梦想! 继而,陈平安约见了杜卫红夫人,得知她已拜周姨为师,他内心满是欢喜。 他告诫她切勿急功近利,手艺需循序渐进,磨炼出来才行。 卫红夫人点头应承后,陈平安满意地离开。 岁月匆忙,一个月很快飞逝。 在阳历8月28日良辰吉日,孙志平来到陈平安家的书房内,对他说:“两条新闻,一是好消息一是坏消息,想先听哪一个?” 这段时间,陈平安正忙碌于周家府宴的筹备,各项工作准备就绪,仅剩寻找最佳开张契机。 他埋首于书写邀请函,思考如何保证首次出场的圆满成功及邀请哪些人参加开业活动,听到志平的话不禁困惑,忙问他:“兄弟,你就不要再卖关子了。 这段时间我都被杂事弄得头都大了,有什么直说吧。” 连续揭开邀请函,发现自己没被列在名单上,孙志平心里有些不悦,质问道:“怎么没有我?是不是瞧不上我不够意思?” 明显感觉到今天的情绪不太对劲。 由于担心可能令孙志平感到冒犯,鉴于他目前情绪波动较大,显得过度易怒,陈平安随即拉开抽屉,取出两张请柬递给他,解释道:“这是我们给你们两口子的邀请,原打算上门递送,既然你不巧来了,正好一并带走,我就不必再多跑一趟。” 接过请柬时,孙志平看到各自写着他的姓名和他的母亲的名字。 唯一不同之处在于,他的名字后面标有“干儿子” 的字样,而母亲名字旁则是“干妈受邀” 。 霎时,军朗的脸庞阴云密布:“兄弟,这样的差别待遇未免太过失衡,简直是在羞辱我们的尊严。” 然而,陈平安却放声大笑,似乎毫不在乎孙志平的感受,他说:“好啦,言归正传,我可真的很忙。” 第(1/3)页